其實,對中國國民素質提出批評的,早有其人。美國公理會教士明恩溥(Arthur H. Smith),一八七二年來中國傳教,先後居住於天津、山東、河北等地,廿二年後,於一八九四年出版英文書《中國人的素質》(Chinese Characteristics),論者認為「引證豐富,文筆生動,或褒或貶,無不言之成據。」然褒少貶多,尤對中國人「心智混亂」、「缺乏公共精神」多所著墨。
魯迅最早在日本讀了本書的日譯本《支那人氣質》,內心很受震動。在他晚年,一九三六年?月五日,魯迅說:「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譯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氣質》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得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說完這話?四天,?月?九日,魯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