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isLIFE 討論區

標題: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輝    時間: 2006-2-6 00:29
標題: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 ... ;posit=1&sort=1

今天在翻 DCView 發現這個討論串,感覺還蠻有趣的
其實原理自己也知道,不過倒是不知道有詳細的計算方式

文中有人提到:

以 28mm 鏡頭為例: (比較保險作法與大約距離)
光圈 5.6 時對焦在 6m 位置(景深3.5m~無限遠)
光圈 8.0 時對焦在 4m 位置(景深2m~無限遠)
光圈 11 時對焦在 3m 位置(景深1.8m~無限遠)
光圈 16 時對焦在 2m 位置(景深1m~無限遠)
光圈 22 時對焦在 1.5m 位置(景深0.8m~無限遠)

應該有個詳細的計算公式?至於因為牽涉到的是景深,我想鏡頭焦距應該是以實際焦距為主,不受成像元件焦長轉換 (如 APS 1.6x) 的影響吧
作者: 阿輝    時間: 2006-2-6 00:33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啊..  剛說完自己就翻到了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 ... 43527&posit=11p

正在研讀中,大家也趁機討論討論吧...

(突然覺得弄隻廣角定焦鏡用泛焦來階拍好像也不賴)
作者: lifaung    時間: 2006-2-6 00:34
標題: Re: [求助] 泛焦(超焦)的計算方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輝 at 2006-2-6 00:29:
http://www.dcview.com.tw/forums/ ... ;posit=1&sort=1

今天在翻 DCView 發現這個討論串,感覺還蠻有趣的
其實原理自己也知道,不過倒是不知道有詳細的計算方式

文中有人提到:

以 28mm 鏡頭為例: (比較保險作法與大約距離)
光圈 5.6 時對焦在 6m 位置(景深3.5m~無限遠)
光圈 8.0 時對焦在 4m 位置(景深2m~無限遠)
光圈 11 時對焦在 3m 位置(景深1.8m~無限遠)
光圈 16 時對焦在 2m 位置(景深1m~無限遠)
光圈 22 時對焦在 1.5m 位置(景深0.8m~無限遠)

應該有個詳細的計算公式?至於因為牽涉到的是景深,我想鏡頭焦距應該是以實際焦距為主,不受成像元件焦長轉換 (如 APS 1.6x) 的影響吧


影響的主要問題在於模糊圓大小
當然受到1.6X的影響啦,因為以同像素得APS-C和135FF來考量的話
APS-C的模糊圓要較小,當然,APS-C需要的解像力較高,這樣的狀況下,泛焦的計算
就必須考量進去1.6X的問題了

附帶一提的是,上面的泛焦計算應該是以底片為基準

數位機的計算方式....應該是要將感光元件的每個PIXEL間的間距考量進去模糊圓裡面
--
如果要玩泛焦,請愛用RF,SLR系列的不太適合
除非是要玩異種鏡頭轉接以後想做到假的無限遠合焦
作者: kt    時間: 2006-2-6 01:01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我的SIGMA 12-24都是這樣玩的

但是我是從最近端開始

光圈設到8 , 28cm ~ 2M or 3M  的距離都是焦內,不對焦的速度比USM快 XD

這時候只能感嘆300D 的BUFFER太小
作者: oversky    時間: 2006-2-6 01:04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網路版的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Palm 上也有個 pCam,
http://forum.palmislife.com/view ... &highlight=pcam
作者: 阿輝    時間: 2006-2-6 01:05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kt at 2006-2-6 01:01 AM:
我的SIGMA 12-24都是這樣玩的
但是我是從最近端開始
光圈設到8 , 28cm ~ 2M or 3M  的距離都是焦內,不對焦的速度比USM快 XD
這時候只能感嘆300D 的BUFFER太小


換台 20D ?
作者: kt    時間: 2006-2-6 01:07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輝 at 2006-2-6 01:05:


換台 20D ?


隨便一台都好,350D/20D 只要 3?0D/?0D 出來就會跌價了XD

跌吧XD~
作者: 阿輝    時間: 2006-2-6 01:13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kt at 2006-2-6 01:07 AM:
隨便一台都好,350D/20D 只要 3?0D/?0D 出來就會跌價了XD
跌吧XD~


20D 現在 39k 蠻抵買了啦..
當初從 300D 換 20D 真是有夠滿足的

1. 開機快好多,而且我都不關機的,直接待命,半按快門馬上可以拍
2. BUFFER 很大,現在都碼耍白爛在用 8G MD 直接拍 JPEG 完全不用等
3. 對焦屏大不少,還有好用的機背大黑輪,電力也猛很多

350D  ? 跳過啦.. cccc
作者: kt    時間: 2006-2-6 01:14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用鏡頭的景深表可以看一兩級的光圈所包含的景深,然後來設定超焦的焦點放在哪裡可以涵蓋到無限遠

不過近來AF的很多鏡頭都省掉的東西了,說明書啥子也沒寫,是蠻糟糕的,要我貼面紙盒測嗎orz..

以前的手動鏡都會有蠻詳細的景深表、對焦距離那些資料
作者: kt    時間: 2006-2-6 01:19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輝 at 2006-2-6 01:13:


20D 現在 39k 蠻抵買了啦..
當初從 300D 換 20D 真是有夠滿足的

1. 開機快好多,而且我都不關機的,直接待命,半按快門馬上可以拍
2. BUFFER 很大,現在都碼耍白爛在用 8G MD 直接拍 JPEG 完全不用等
3. 對焦屏大不少,還有好用的機背大黑輪,電力也猛很多

350D  ? 跳過啦.. cccc


可以的話等台20D 二手,但是首先要賺點外快

外快能賺多點的話,1DMKII 嘿嘿嘿(還是二手先囉)~

我不會非要全幅,因為從底片時代就被大光圈的暗角荼毒很久了,我拍照沒有大光圈就別拍吧,1.6x 沒有暗角的煩惱,1.3x 就可以跟廣角/周邊暗角作一個好定位,蠻適當的
作者: krisher    時間: 2006-2-6 01:51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可以參考看看這篇
http://www.zen20934.zen.co.uk/photography/dof.htm

http://www.absoluteastronomy.com/reference/circle_of_confusion

http://www.dcview.com.tw/photoclass/depth/page_01.htm
作者: kageyama    時間: 2006-2-6 09:42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轉貼!
之前為了弄懂什麼是泛焦所做的功課!

來源是數位影像坊的討論區!
其實到那邊找找可以找到更多的資料,我是用我看的懂得方式,把討論區的文章整理一下!
----------------
泛焦理論

用白話講:在攝影上為了讓前後景都清楚的焦點選擇方法.一般以廣角鏡頭(取其景深大)縮小光圈為之.
景深範圍各種數據某些鏡頭上已標明,不然已有網友整理出DOF表可下載備用.
真正關鍵點在於如何選擇對焦點讓你想要的範圍都能清楚呈現,避免脫焦就要靠景深表參考了.
我們習慣以主體為對焦參考點,但泛焦的焦點選擇觀念卻是以整體構圖清晰為選擇對焦點的參考依據.

很多人都有這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將光圈縮最小,對焦對在無限遠處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事實上如此做不但會造成景深的浪費,而且光圈縮太小容易造成[繞射]影響畫質的表現.

最大景深就是 Hyperfocal Depth 也叫超焦景深,它只和〔鏡頭焦距〕與〔光圈數值〕有關。對焦在遠處的某一點,使的景深的另一極端恰為無限遠,則由無限遠到景深範圍內最近的攝影距離,稱為「超焦距離」。若先將焦點設為超焦距離,則由超焦距離的一半開始,到無限遠處,都落在景深範圍之內。

以 35 mm相機上的標準鏡頭做例子,當光圈設為16,對焦於無限遠時,他的景深範圍是5m~無限遠 ( 此時5m就是超焦距 )我們將焦距對在5m處,則景深範圍就擴大為2.5m~無限遠

超焦距離的算法如下﹕"鏡頭焦距的平方﹑乘以四除以一百﹑然後再除以光圈數值",超焦距離的一半到無限遠就是〔超焦景深〕,也就是可以取得的最大景深。
演算幾個例子如下﹕
以 50 mm 標準鏡頭為例﹐當 f / 8 時最大景深的焦點算法如下﹕
(50 x 50 x 4 再除以 100 = 100 )再除以 8 (f 值)= 12.5 米
當對焦在12.5 米時﹑從 6.25 米(焦點的一半)到無限遠都清晰

以50 mm 標準鏡頭為例﹐當 f / 16 時最大景深的焦點算法如下﹕
(50 x 50 x 4 再除以 100 = 100 )再除以 16 (f 值)= 6.25米
當對焦在6.25 米時﹑從 3.125 米(焦點的一半)到無限遠都清晰

以 35 mm 廣角鏡頭為例﹐當 f / 8 時最大景深的焦點算法如下﹕
(35 x 35 x 4 再除以 100 = 49 )再除以 8 (f 值)= 6.125 米
當對焦在 6.125 米時﹑從 3.06 米 (焦點的一半)到無限遠都清晰

以 28 mm 廣角鏡頭為例﹐當 f / 5.6 時最大景深的焦點算法如下﹕
(28 x 28 x 4 再除以 100 = 31.36 )再除以 5.6 (f 值)= 5.6米
當對焦在 5.6 米時﹑從 2.8 米 (焦點的一半)到無限遠都清晰.
有了概念之後﹐就再也不怕新一代的鏡頭﹑沒有景深的刻度了﹗
當拍照賽跑﹑好動兒﹑景物全區函蓋﹑一大堆人等都沒問題了﹗

所以超焦距在風景攝影和動態攝影上是非常有用的,所以當您需要使用超焦距時,只要將距離尺上的無限遠標記,對在所欲使用的光圈的景深標記上就是超焦距了,很好用.


超焦距離(Hyperfocal Distance)或稱泛焦

通常使用在有景深表(Depth of field scale)尺的鏡頭較方便,使用的方法是將∞對在右邊的光圈值(假設用16好了)上(景深表尺標示的排列通常是22.16.11.8↑8.11.16.22)在左邊的16所對應出來的數字(假設是0.6米)那就是說其從60公分一直到無限遠在人的肉眼看放大到5X7吋的畫面在2-30公分下看是清楚的。

"只要將距離尺上的無限遠標記,對在所欲使用的光圈的景深標記上就是超焦距了"我只是不明白這和泛焦到底有何不同?
通常鏡頭上的景深表可概略提供各光圈的景深範圍給攝者參考,以作為構圖時取得前後最大清晰範圍.但為何不取焦點而要以無限遠為計算依據?

有了概念之後﹐就再也不怕新一代的鏡頭﹑沒有景深的刻度了﹗
當拍照賽跑﹑好動兒﹑景物全區函蓋﹑一大堆人等都沒問題了


假設我的鏡頭無景深刻度表(我的還真的沒有咧)
~以下面為例~
以50 mm 標準鏡頭為例﹐當 f / 8 時最大景深的焦點算法如下﹕
(50 x 50 x 4 再除以 100 = 100 )再除以 8 (f 值)= 12.5 米
當對焦在12.5 米時﹑從 6.25 米(焦點的一半)到無限遠都清晰

所以我知道當我對焦在12.5 米時﹑從 6.25 米(焦點的一半)
到無限遠都清晰,但我要如何得知我對的焦點在12.5米,以目測?拉皮尺量?量好之後再豎一支旗桿,以旗桿為對焦點........


超焦即泛焦.

只是名稱和應用方法不同罷了.

個人以超焦原理拍照方法舉例簡述如下:
以28mm鏡頭為例比較保險作法與大約距離)
光圈5.6時對焦在6m位置或以上(景深3.5m~無限遠)
光圈8.0時對焦在4m位置或以上(景深2m~無限遠)
光圈11時對焦在3m位置或以上(景深1.8m~無限遠)
光圈16時對焦在2m位置或以上(景深1m~無限遠)
光圈22時對焦在1.5m位置或以上(景深0.8m~無限遠)

如果沒有這招免對焦大法的"超焦"原理應用.一天內要我用手動機械相機的Yashica-fx3拍個7~8捲底片,那我這近視又老花的不變成"鬥雞眼"才怪.

轉貼授招原文:

主旨:超焦距與風景攝影
內容:您說:[我也大部分拍風景,也習慣將光圈調最小,也常將焦距調到無限遠......]很多人都有這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將光圈縮最小,對焦對在無限遠處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事實上如此做不但會造成景深的浪費,而且光圈縮太小容易造成[繞射]影響畫質的表現.

其實在精華區技巧經驗談那裡有很詳細的討論超焦距,但是記得上次您曾說您有厭書症,所以我就簡單的和您說說超焦距.

本站專有名詞的定義
對焦在遠處的某一點,使的景深的另一極端恰為無限遠,則由無限遠到景深範圍內最近的攝影距離,稱為「超焦距離」。若先將焦點設為超焦距離,則由超焦距離的一半開始,到無限遠處,都落在景深範圍之內。

我以我手上的標準鏡頭做例子,當光圈設為16,對焦於無限遠時,他的景深範圍是5m~無限遠 ( 此時5m就是超焦距 )
我們將焦距對在5m處,則景深範圍就擴大為2.5m~無限遠
所以超焦距在風景攝影上是非常有用的

您用的是機械相機,應有詳細的景深尺標與距離尺,所以當您需要使用超焦距時,只要將距離尺上的無限遠標記,對在所欲使用的光圈的景深標記上就是超焦距了,很好用.

祝您拍攝愉快^_^

簡易算法:
所使用的焦長 X 所使用的焦長 X 4 再除以 100
所得的數字再除以 所使用的光圈大小
例: 50mm X50mm X4 /100 =100
   100 /f4 = 25M  所以25M再除2=12.5M  即所使用的焦距為50mm,光圈F4,焦點落在25M時,從12.5M到無限遠都是清楚的

其實要用超焦距,不一定要會算。會用景深表(不管是鏡頭上的,還是印在紙上的)就可以囉。

我們都知道,所謂景深就是說對焦會清楚的距離範圍。如果更細的說,前景深是開始清楚的距離,後景深是最後清楚的距離。

超焦距的定義是說,如果我們用某個鏡頭,在某個固定的光圈時,對焦到無限遠(也就是後景深是無限遠),那這時的淺景深叫「超焦距」。

比方說我們用35mm的鏡頭好了。把光圈開到8,對焦對在無限遠,此時前景深是4.6公尺,這4.6公尺也就是此時的「超焦距」。這個時候呢,我們會得到4.6公尺到無限遠都是清楚的。所以只要在這範圍出現的一切東東,都不用對焦了!

先別急著試,還沒說到真正的重點。

如果,我們把對焦放在超焦距,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那就是此時後景深還是無限遠,但是前景深當然更前面。也就是說,我們不用對焦的距離,居然變大了!

再用我們剛剛35mm,光圈8為例。為了證明不用計算也可以用超焦距(其實是我懶),我們把焦距對在5公尺(其實對在4.6就可以啦),查表知道,這時景深範圍是2.4公尺到無限遠!也就是,在這範圍出現的東西,都不用對焦。

我們比較一下,對焦無限遠和對焦在超焦距的情況:(35mm鏡頭,光圈8)

對焦在無限遠:4.6公尺到無限遠
對焦在5公尺:2.4公尺到無限遠

結論就是,要很大的景深,對焦在無限遠是個浪費。

[ Last edited by kageyama on 2006-2-6 at 11:59 ]
作者: f(YES)=Tel+Palm    時間: 2006-2-8 05:12
標題: Re: [求助] 泛焦 hyper focus (超焦) 的計算方式?
都寫得超可怕的,也都沒寫到核心,簡單的講一下吧。

景深的基本概念就是把「瀏覽媒介投影到感光元件」,就這樣,沒了,真的沒了。
在瀏覽媒介上看得「清楚/模糊」的極限,還原到感光元件上,就是景深的核心:「CoC」了。

(景深:清楚的範圍;;CoC:「清楚/模糊」的極限。兩者是一位二面而已)

多數的資料都是沒頭沒腦的引一個極關鍵的數值:「1/1750」…,至於這個值怎麼來的,好像大家都推說「zeiss說的」就算了,接著就跟著亂用。

亂用的結果會誤觸一個很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識:「觀看距離、媒體物的大小,都會影響辦視率」。(這個簡直是小六級的廢話,偏偏就是常錯)。
zeiss是依據以往常用的50cm觀看4x6照片,加以簡化的。
現在多數的公式只有校正aps-c感光元件的大小,這個關鍵值卻裝死帶過。
以前美好的單純時代可以這樣簡化,但目前瀏覽媒介非常多,不知其所以然的亂套公式,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尤其一票人在那裏100%格放、裁切時,其實CoC已經完全跑位了。呃,所以鏡頭上的景深表尺也是不能再用了,會錯的。
(palm上的pcam有注意到,但是它的coc要自己算,也就是你要會算)

任一本人因工程學的書都可以輕易查到一般人眼的識別極限是1:3440<---這個就是CoC的本源啦。
(3440mm的距離,可辦視1mm寬度。其實學院派是論視角啦,但是小角度,用距離表示比較方便。)

上面的概念+泛焦公式+國中(小)的基本數學能力,應該可以很輕易的知道如何由這個值去計算景深。
算式就不寫了,知道的不用寫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寫了還是不會知道。


另外要提醒,這個是算「景深」,就是說「只能算出清昕的範圍」,是適合街拍、拍全景用的。
不是算「散景」的,由這裏是算不出散景開始「美」起來的起點的,也就是說不是拿來拍美女圖用的


其實CoC的觀念真的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是套上一個"CoC"就可以把它解釋的好可怕。頗有以前宣導一氧化二氫會爆作的味道…orz
觀念抓到,管它是1.5x、1.6x、1.3x…,管它是4x6、100%觀看、格放、管他是400x300在螢幕上看、大海報在路上看、蹲著看、跳著看…通通決解!(ps.跳著看應該會不一樣…)

[ Last edited by f(YES)=Tel+Palm on 2006-2-8 at 06:05 ]




歡迎光臨 PALMisLIFE 討論區 (http://f.pil.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