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OBEX for iPhone 6其實我也使用了好一段日子,這陣子以來使用的滿意度可是大大有感內
到底新款OBEX有什麼新的改變呢?讓我來一一為你介紹一下囉,請客倌有耐心地繼續看下去吧
這次的包裝為圓角的塑膠盒樣式,其實我比較喜歡紙盒的包裝啦
我第一天使用就把它帶去山上泡溫泉,因為你知道的,防水殼要使用前一定要先入水30分鐘作防水測試,所以就帶它去泡溫泉啦(可是這樣不會粉熱嗎?有耐熱嗎?)
想當然爾,上次OBEX for iPhone 5沒有支援Touch ID的使用,這次當然不能缺少這麼重要的關鍵功能啊,Touch ID的使用可是超級方便啊!!!
四防(防水、防震、防塵、防雪)功能當然一樣也沒少也沒多,剛好就是四種防護(廢話咩),完整防護讓你無後顧之憂啊(安心)
符合IP68國際級防塵防水測試標準,完全防水至1公尺深;2公尺防水時間可達30分鐘。
這樣的防塵防水標準應該大家也都慢慢熟悉了,畢竟現在防水的3C產品也越來越多樣,有防水的規格感覺好像又多了保護性與安全性,越來越多人也習慣會選擇能夠防水防塵的商品。
但何年何月iPhone才會支援防水防塵呢?我想應該會等到天荒地老吧
符合美軍級MIL-STD 810F防撞測試標準,2公尺各種角度墜落時提供保護。跟前一個版本的810G有所不同。可以再次看一下這兩者標準的差異(註1)
只是不太懂的是上次是G這次變成F,是罩杯縮小了嗎?(冷)
即使裝了殼之後,也能完整支援傳輸充電的連接以及耳機的使用,不會有太大的不便性。
簡單介紹完它的身世背景之後,當然就是把它給壓下水去測試啦。
水的溫度應該有42度吧!!!!(燙)
應該是不會煮熟啦,泡個30分鐘也夠本了說
你看,泡完沒事就可以正式入殼了(撒花)
OBEX表示:快熱死了~~~(攤)
內容物就只有:OBEX本體、延伸耳機轉接線
OBEX的顏色共有五種可以選擇,當然我本人很低調,所以選了黃色(哪低調啊?)
黃色好好看喔!!黃色好好看喔!!黃色好好看喔!!(因為很開心所以要講很多次)
上面那塊有種讓我很想把它扳開的衝動耶,實際裡面是空心的喔,等一下看後面的解剖圖就知道囉
不管是聽筒、前鏡頭、Proximity Sensor也都有對應的開孔
背面整平的設計,蠻一致好看的說,背面蘋果也一定要開個窗戶給它露出來的啦
左右兩側有兩條防滑邊條,可以讓你更好更穩把持住整個手機殼
喇叭的聲音可以從這裡導出來,而SEIDIO之前的隔離室音箱設計在這一代也沒有缺席啦,還是能保有一定水準的聲音輸出,比較不會有聲音悶在裡面的感覺,這點是我上一代使用起來一直很愛的特色。
後鏡頭與閃光燈的兩個開孔,好像一對眼睛,敲可愛啦!再加上下方的第二麥克風收音孔,感覺就像是一個小嘴巴一樣,有沒有很俏皮啊!!
像不像WALL-E咧?
其實第二麥克風的孔不在這個位置,而是在鏡頭與閃光燈的中間,但如果真的要把開孔放在中間,肯定也不容易開,所以他們把麥克風導入到下方的開孔去收音,也是挺聰明的作法啊
看到這個地方,讓我很開心,為什麼呢?因為上次我抱怨過OBEX for iPhone 5的塞子設計實在很怕會掉,這次不知道是不是聽到我的心聲,這一代改進之前的問題囉(開心)
而且有沒有看到充電孔的旁變還有兩個小孔,就是手機吊繩孔啊(興奮),這也是上次我想要有的一個功能啊,不然下水玩,如果沒有可以Hold在手上的吊繩,實在是很沒保障的,可能我的iPhone就變成深海魚類的行動電話了(哭哭)。所以這真的很重要啊!!!
加上OBEX四個腳都有做防撞的加強(TPU熱塑性聚胺脂),防撞等級一級棒啦!而且因為這個材質的關係,握起來也不會手滑。
你看看這裡的設計就真的比上次好很多很多很多了啦,不用再怕我的靜音孔塞不見了,音量鍵也還不錯按,不會按得很深才有反應,感覺很不錯。而靜音鍵的撥動方式和LifeProof很像。
電源按鍵也和音量鍵都有顆粒可以讓你直接摸黑也能摸得到,很好辨識。
想來看看OBEX內部到底有什麼樣的變化,就要從這個角落開啟它神秘的世界啊(是有沒有這麼神秘啊?)
我倒是覺得這一代比較好開闔,不會說扳到手都紅了,用手也能扳開,如果手沒力的人,用個十元銅板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啦。
撥一下就這麼開啟囉。
裡面還有一個注意事項:要先確認關閉靜音鍵,再從音量鍵那一側放入安裝,基本上沒什麼難度啦
這裏就是手機吊飾孔的空間一開始我還誤以為是喇叭孔內(有夠俗的我)
電源鍵的內側就是這樣運作的啦,所以不用按很深也很好操作喔
聽筒的地方不但讓你的通話無障礙也跟沒裝殼一樣清晰好聽囉,還防水內(厲害厲害)
音量鍵、靜音鍵,操控無誤啦
麥克風的收音孔,感覺很想拿個針去戳他(手賤)
這樣塞住應該水Water、塵Dust、雪Snow不會進得來吧。
想要戳的那個洞其實也是有設計過的,不但可以讓你的麥克風正常收音,還能達到防水效果
而右邊則是把聲音導到後面所做的音箱設計
這塊黑色軟墊就是聲音輸出孔的位置,我很好奇的時,它到底是怎麼把聲音傳出去的啊???(騷頭)這可能要讓專家來解釋了
整個組件就是這兩片啦,別看他52g的苗條身材,可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啊(鏗鏘)
旁邊整個包覆性相當密實,有著厚厚的TPU熱塑性聚胺脂,可以承受一定的衝擊力道,讓你的iPhone安心地被呵護著,相對來說就增加了寬度,手小的人會覺得自己拿的6很像6+啦。那厚度來說我是覺得沒有增加很多(與其他防撞性殼來做比較)
OBEX的內部結構體也比上一代來得更加扎實及可靠,而且這個設計也能比一般防水橡膠環(老化現象)來得耐用性更久
要放進去之前要做什麼呢?請搶答:_____________。
每次我放進去之前一定要把整台機身給擦乾淨,尤其是螢幕上如果有灰塵或屑屑,使用起來就會感到有點受不了,就像眼裡容不下一粒沙(這樣比喻對嗎?)
其實拆裝起來沒什麼太大難度,讓我想起之前每次拆OBEX手都會弄到紅紅的,實在太緊實了啦。所以我要為這代的OBEX給個讚,進步很多內。
陰陽眼的Wall-E,帥吧!!!
相機鏡頭的部分有著精密防反射玻璃覆蓋,即使隔著拍照也不會影響畫質太多,所以裝之前記得都要擦乾淨鏡頭喔
充電孔的部分除了原廠的傳輸充電線以外,像是Targus的MFI認證線也是可以插入喔,但是如果傳輸線頭再大一點的就真的沒辦法進去了。
OBEX防水殼這次也終於加入了能讓TouchID指紋辨識正常運作的功能,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層塑膠膜,但卻能感應指紋的辨識,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咧?想都想不透啊?但要注意的是別讓屑屑跑進去這個指紋圈裡面喔,不然很難清乾淨啊(因為我就有發生這個案例啊)
如果你要帶著iPhone下水游玩時,又想聽音樂的話,肯定不能直接打開插入你耳機,因為這樣水就源源不絕地灌入囉(囧)。
這時你就要用上這個防水耳機延長接頭,然後在接上你的防水耳機(別以為接上這個,耳機就防水喔)這個接頭是有設計過的,前方有個緩衝圈,還有一個lock的設計,可以把這條延長線穩穩地鎖在殼上,也保護耳機孔不會被水滲入,給你安心的保證。
下雨天來到敦化的Youth優仕,牆上有大大的OBEX廣告,台北常下雨就相當適合用這個防水殼啊。
黃色的OBEX真的是很亮眼又好看啦,不管是正面或反面,讓人百看不厭,而表面霧霧的觸感,會讓我摸不釋手啊。
SEIDIO之前有一個品牌體驗會沒參加到,所以我也來這個公車站朝聖一下
突如其來的雨,有OBEX防水殼在,就安心不少啦。
黃色雨衣配上黃色OBEX,不是很搭嗎?
今年一月我也帶著它來到印尼玩,出國我一定會帶OBEX,為什麼咧?因為啊,出去外面總是比較多意外,所以帶著它不但防水、防摔、防塵就很方便啊。我可不想要我的iPhone客死異鄉啊。
帶他出國增廣見聞,增加戰鬥值
現在人手一機不管出門旅遊到哪去玩,都會帶著手機隨時準備拍照,但往往出去玩的時候,總是會面臨到很多種意外狀況,也總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就這樣發生了,拿手機來記錄生活是現代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有一個能夠讓你不怕風雨、不怕碰撞的保護殼提供你手機一定的保護功能,我想會比摔壞一支手機還來得便宜上許多啊。上山下海能夠帶著穿上OBEX防水殼的iPhone去拍照,就感覺頗安心的,有時候還會拍到一些難得的影像啊。而且平常不論是騎單車、跑步、游泳,帶著iPhone就是我隨身的健身教練,所以怎麼可以沒有OBEX的保護咧。你說是不是啊?
安裝難度:▼▽▽▽▽
質感等級:▲▲▲▲▲
推薦購買:▲▲▲▲▲
優點:
- 防水、防震、防塵、防雪,四種防護讓你無後顧之憂
- IP68國際級防塵防水測試標準、符合美軍級MIL-STD 810G防撞測試標準
- 拆裝簡單,緊密結合,保護性佳
- 相機鏡頭以精密防反射玻璃覆蓋,能夠維持原本iPhone的拍照水準
- 前方的高硬度保護膜,平整好用,使用上的體驗不會有所太大的改變
- Touch ID的支援,不會因為裝上保護殼而影響便利性
- 防滑設計,讓你手握起來也不容易滑手
缺點:
- 整個防護殼的寬度增加,如果手小的人會比較無法一手掌握
- Touch ID的空隙要小心灰塵或異物進入,不好清理
- 整體的寬度較寬,手小的人使用起來單手會比較握不住
注意:在使用的期間我有遇到講電話時,會不定期地遇到幾次的高頻音,後來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裝殼之後要記得把輔助使用(設定>一般)裡面的「電話雜音消除」的選項給關掉,才不會造成這種回音的現象出現喔。
註1:根據Wiki的說法, MIL-STD-810G是新認證的版本, 最後更新是2008年. F最後的更新是在2003年The current document revision (as of 2012) is MIL-STD-810G[1] which was issued on October 31, 2008. It superseded MIL-STD-810F released on January 1, 2000 and which was last updated on May 5, 2003.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