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 3
十歲不到就送走爸,那時我們三姐弟誰都無法勝任和理解習俗...
捧斗ㄟ在學齡前就先領受了人生中最繁雜的一課!
誰也不記得(也不想記起)那一年的場景
今年,我正躍過37足歲!
沒錯,這一直以來我下意識迴避的數字
爸走時還未滿三十七歲,阮老父還抹甲到我這個歲數
父後二十四年(兩齒年)阿嬤走了
這三十年來送走的比迎來的多
各地風俗民情不同,也使我見多識廣的練就一部殯葬史
逝者以矣!我知道自己一直沒有跨過去的傷慟會不斷重演下去...
我想面對的是我的二叔"鹹菜"---這位令我視為畸數的傳奇人物~~~
父親為家中長子,長年出外打拼,家中都靠二叔
我出生不久便由阿嬤照料
當時的鹹菜任職遊覽車司機南來北往,時不時的帶回幾罐紅牛奶粉
沒有二叔就沒有奶粉,大部份日子我喝米麩
阿公阿嬤有九個孩子,大姑二姑嫁出
我喝米麩時,六叔才國中,其他叔叔也還在就學
鹹菜在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絕對重於我爸!
不為奶粉,而是那更香醇濃厚的感情...
爸爸在我入學前把我要了回去,他說:鄉下的教育環境不如都市好~
鹹菜自此,時不時獨自躲到後門蹲著哭...
轉眼間不到三年爸走了
肝癌折磨他兩年,耗盡家人心力也拖累家族經濟
鹹菜於而立之年,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又遭逢此變故
論名義論實際,他都得扛起家族重擔...
我猜他自己也沒料想到第一個要他送上山頭的是他親大哥(阮老父)!
或許是這樣的生命撼動使得他古道熱腸更加滾沸...
此後村落鄉鎮里鄰哪家有人掛了點,他都能嘎一角!
甚至為出外打拼的鄰居充代孝子,幫忙背老者大體至廳堂!
恍悠間舉凡遠親近鄰 婚喪喜慶...他總幹練俐落
有時相關從業者也都得向他請教儀軌
什麼遠親披什麼麻,什麼輩份戴哪種孝?
哪個環節該哭嚎,哪個時候要跪爬?他都知道!!!
直到多桑(伊老父)阮阿公那次......
再剛強的鐵漢都要柔腸寸斷的至親死別終究是來了!
那又是另一次喪葬文化的洗煉
這是我第二次看到鹹菜的慟...
第一次是他大哥(阮老父)
距吾父二十四年後,鹹菜的阿母(阮阿嬤)於九十四年2005仙逝!
這慟撼動家族五代至今不遠,未敢再詳述...
只略說,喪葬文化歷經這24個年頭(兩齒年)已商業的不像話!
情感沒有了,人性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巧立名目的規矩都化作金錢數字...
就說阿嬤在醫院的最後那些日子吧!
通常,醫院進出沒人在乎,惟獨病房裡某人拔管偏偏就有人通風報信
殯儀喪葬業等攀親帶故的迂迴戰術就像禿鷹環伺蜂擁而至
人都還沒斷氣呢!
那些嘴臉就做起生意來...
有時還直奔人們家裡搭起靈堂來了!
因為鹹菜,正因為阿嬤是鹹菜ㄟ老母,禿鷹聞風而不敢動......
從在醫院家族一干人等眾佔滿整樓層在掙扎著並言議商討是否插管氣切,
到留口氣回家斷,乃至整個守靈期間都不見禿鷹蹤影
也未曾耳聞誰出主意 給建議,一切鹹菜打理
但是面對至親身後事,強人也只得暗自飲泣...
時鹹菜屆耳順之年,為家族長老,群龍之首
深暗繁文褥節折騰人,倒也大開方便之門~
惟,守孝期間太長,細節太多
難免悠悠之口:<一般都怎麼怎麼做,不該怎麼怎麼做...>
鹹菜一句:<阿母不是一般人>輕輕帶過,倒也不無機伶
那些個夜裡,九房兒孫媳輪守靈堂
總見鹹菜談天說地,有時還惹得大家笑聲不斷,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恍惚覺得阿嬤座在椅寥上也跟著笑...
大家目光時不時的望向靈堂上阿嬤的遺照
都見她慈藹的眼神很得意很安慰的望著我們這滿堂子孫幫她辦的這席餞行
既笑又孝,暨累也淚,不捨又捨的最後一場聚會......
我所經歷的不僅僅有父後七日的詼諧
更充滿家族凝聚與傳承意義
不是十歲時那次對拜的告別
也非阿公那場鹹菜對多桑的哀慟欲絕
當熱淚拭去後,雙頰恢復原來的溫度...
聚終人散後各奔滄桑...
人生一再洗練出神采風華
悲慟過後該隨之而來的泰然
一切只為往後,將再次送走的還有很多人......
直到,我們自己也有福氣成為那下一個
時逢剛過37明天正是鹹菜生日
我有句話跟鹹菜說:...
<有生之日都要快樂!>
GMT+8, 2025-4-27 07:59 , Processed in 0.0210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style by eis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