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isLIFE 討論區

搜索

為什麼台灣人不想生小孩?

已有 828 次閱讀2011-7-6 00:49 |個人分類:文摘|

引用新聞:台灣雙薪家庭 養兒淪為月光族
文/怡克納米斯(Mr.Economics)
在人口統計學中,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的定義是每年每一千人當中的新生人口數,在台灣,2010年的粗出生率是千分之七點二一,不管是出生人口數還是粗出生率,紛紛創下歷史新低記錄。
台灣人為何不想生育?這不但是「經濟問題」,連馬總統都認為是「國安問題」,但回歸到事實面而言,台灣人不想生育的原因,大抵是「經濟問題」,因為,一對夫婦是否想生育,我想他們應該不會把思維層次上綱到「國家安全層次」,他們所盤算的是「養育的經濟問題」,純粹是「新台幣」的問題罷了!如下圖,台灣的粗出生率就像溜滑梯一樣一路從1958年的千分之四十一點七降到2010年的粗出生率是千分之七點二一,經濟愈成長,但出生率愈低,這本來就是一種趨勢。
聯合報一篇報導說「台灣雙薪家庭 養兒淪為月光族」,我認為這個現象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就是事實,也就是說一對夫婦是否想生育的第一個理由,絕對是「經濟問題」。
養育的問題絕對是經濟壓力,我那兩個寶貝女兒,從出生起每個人的平均花費絕對是台幣兩萬以上,兩個人的花費,就已經超過台灣一個上班族經常性收入一半以上了,當然,養兒大不易啊!
以前念大學時,堂上教授就舉例說了Becker的家庭論,簡單來說Bexker認為,當父母親的時間價值是生養小孩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說當父母親的薪資上升時,養育小孩的機會成本也會上升,如果母親的時間的機會成本很高,在其它情況不變之下,則可以預期生育率會非常的低。 
時間是父母親的資源,這個資源不是用來投入收產增加可預期的收入,就是在未來投入在養育小孩這件事情上。話說白一點,就是父母親時間資源投入生產,可以期望財富增加,但投入在養育這件事情上,卻不會有財富增加,反而是一種損失。雖然養兒育女有非金錢的效益,但坦白說,在這段時間上育兒的非金錢效益,很容易被非金錢的麻煩所抵減掉了。 
這正說明了當經濟愈進步,在其它條件不變之下,生育這件事會被市場機能所「淹沒」,高收入家庭因為收入太高了,養兒育女的勞務成本基本上只是九牛一毛,而且他們考量的經濟問題,不是一般人所想的「成本」問題,有時候甚至是未來的經濟收益問題,或者是財富的延續問題。低收入家庭,因為時間成本根本不俱敏感,或者是敏感性過低,所以低收入家庭的生育率會普遍較高,政府只要稍微一補貼生育,因為財務誘因的驅使,低收入家庭的生育率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變高,但也容易造成往後的養育問題,甚至成為未來的社會問題與成本。 
該是生育率的貢獻者的中間收入家庭,生育的機會成本過高,當然會抑制他們的生育慾望,短期的政府財務補助,根本不會觸動生育需求,正因為長期的養育成本才是根本壓力,這也可以說明一件事,就是短期政府的生育補助,中長期來看根本不會對出生率有正面影響。
收藏 分享邀請
舉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免費註冊

與站長聯繫| PALMisLIFE 掌上生活      下載:更快、更棒、更好玩

GMT+8, 2024-4-20 23:04 , Processed in 0.0262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style by eisdl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