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54_leo at 2005-1-22 02:20 AM:
請教一個問題,今天若EOC還沒有成立,原本是怎樣一個程序,
各位覺得結果會有不同嗎?
Originally posted by RSX at 2005-1-22 01:48:
所以ECO是用打電話的方式喔?
難道病床資料沒有電腦連線嗎?
![]()
Originally posted by romberg at 2005-1-22 02:32 AM:
當然會呀
因為醫生會親自打電話
也會說明清楚 要送去的是怎樣的病人
要去住 小兒加護病房 (空床一堆)
不是只有 一句話 有沒有神經外科加護病床(通常沒床)
事情是 如此
所以只好 大力炒作 林跟仁愛
讓大家忽略 EOC 的錯誤( 在節骨眼上 不幫忙比 幫到忙好很多)
我在想的是
可憐的箭靶林 最後會怎樣
據小道消息 其實他人很NICE 說
以事後來說 其實他到不到場 其實還是都是轉診
當然 .... 他可以做的更好
某位 榮X 神外專家 施大老 說
小妹妹的結果(預後) 是決定在 他受傷的那一刻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dhfeng at 2005-1-23 03:41:
我想說的是: EOC 的設立應該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錯就錯在沒有好好的落實執行,
而且主事者又不肯面對錯誤,反而推諉責任,
沒親自看過病人,就把病人轉走.這的確是很大的瑕疵
當天EOC的值班人員只有打了19所的醫院,那EOC裡面還有其他很多家的醫院並沒有被詢問到,沒有被問到的醫院其實有很多家都離仁愛醫院非常近的,EOC的值班人員他們的作業根本就是捨近求遠
Originally posted by odinlee at 2005-1-22 10:14 AM:
衛生署去年已花大筆經費,修改緊急醫療管理系統,要求各醫院配合每小時電腦自動上傳目前加護病房空床數。各縣市衛生局可透過該系統看到目前轄區內醫院加護病房空床數。
這系統為什麼沒有發揮功效?我想也沒有人會去評估它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8:49 AM:
這樣的行為,用"EOC,你這不是在裝死嗎??你乾脆都不要打好了!你乾脆被廢掉算了!!"來下評語。
這好像偏頗的太厲害了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dhfeng at 2005-1-23 03:41 AM:
真的會這樣嗎?你說得很確定嗎?
記得我之前遇到的狀況好像是醫生根本就不想碰轉院的問題,
而且後來就算轉診後也是沒有將資料提供給下一個醫院,
造成病人在下一個醫院要重新做檢查,
不過希望我之前遇到的狀況事特例啦。
我想說的是: EOC 的設立應該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錯就錯在沒有好好的落實執行,
而且主事者又不肯面對錯誤,反而推諉責任,
實在令人痛心~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anpen at 2005-1-23 10:53:
你能想像假設有一天,有個老人在樓梯口摔倒了,骨頭都穿出來了,卻沒半個人叫救護車,也沒人伸手幫忙.
然後,記者問所有有目擊的人:"難道你們都沒有半點愛心要救救這個老人嗎??"
見死不救者:"法律又沒規定,我哪有這個責任啊!?別想賴我哦!!"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4:08 PM:
你能假想有一天,有個老人在樓梯口摔倒了,骨頭都穿出來了,來了個好鄰居伸手幫忙,把老人送到醫院。
醫生在宿舍休息,不肯出來看看病人,還假造了病歷。
然後,記者問醫生:難道你們都沒有半點愛心要救救這個老人嗎?
醫生說:我執業前的發誓,又不是一定要遵守。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4:08 PM:
依我一個平民百姓無關痛癢的意見來看:醫界實在是需要外界大幅地界入改革。明明是眾人皆曰錯的事,為何業內人行大都只提到他們情有可原?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4:08 PM:
我看不慣有人把炮火瞄準林/張兩人,也不喜歡有人把炮火只瞄準 EOC。
依我一個平民百姓無關痛癢的意見來看:醫界實在是需要外界大幅地界入改革。明明是眾人皆曰錯的事,為何業內人行大都只提到他們情有可原?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anpen at 2005-1-22 01:26 AM:
最近媒體老用"醫德"兩個字在猛打林/張兩人.打的這兩人有如過街老鼠,人人皆可得而誅之.
但在我看來,倒覺得這兩個人,實在可憐!!
1.沒親自看過病人,就把病人轉走.這的確是很大的瑕疵.但問題是,整個仁愛,大家心知肚明,仁愛神外,根本沒有經驗也沒有能力進行小兒開腦手術--除非邱小妹的家人願意讓邱小妹當林醫師/仁愛神外第一個case,讓神外醫師練刀.所以,不管林張兩人究竟有沒有看過病人,最終的結果仍然會是轉院.錯就錯在沒去看病人,而且事後欲蓋彌彰,還被抓包.B)B)B)
2.或許這兩人有顧及到整個仁愛神外/仁愛/市醫體系的面子,畢竟仁愛在市醫體系中,位居神外重點發展醫院.如果林張兩人,主動透露仁愛神外根本沒能力開小兒手術,豈不是給各位同僚重重的一巴掌嗎??馬團隊,張局長的臉往哪放??但,問題是,這兩人如此的顧及到大家,張局長,仁愛當局,可曾有人跳出來救救這兩位嗎??沒有!!張局長不但沒有,反而落井下石.真是個好局長,好長官!!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5:18 PM:
在 PIL 上看到太多醫界的人士表示情有可原,或是制度使然,非獨醫師之錯。基本上,我認同他們的講法。(不代表我認同這樣的錯誤可以原諒。)
不過,這反倒表示,這是一個系統性地錯誤。在滾水中煮沸的青蛙,是不會動手解決自己的問題。系統性地錯誤,在管理上,就該引入外界的力量幫忙解決。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4:08 PM:
我看不慣有人把炮火瞄準林/張兩人,也不喜歡有人把炮火只瞄準 EOC。
依我一個平民百姓無關痛癢的意見來看:醫界實在是需要外界大幅地界入改革。明明是眾人皆曰錯的事,為何業內人行大都只提到他們情有可原?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5:18 PM:
依新聞報導:仁愛醫院的醫師及護理長在地檢所的證詞表示,仁愛醫院當晚有能力開刀且有後續照護的能力。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5:18 PM:
仁愛醫院的醫師及護理長在地檢所的證詞表示...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5:18 PM:
依新聞報導:仁愛醫院的醫師及護理長在地檢所的證詞表示,仁愛醫院當晚有能力開刀且有後續照護的能力。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08:47 PM:
找護理長調查是否有照護能力,依你之言是荒謬極了。
找該院醫師調查是否有開刀能力,依你之言是攸關面子及官運問題,怎能說實話。
當事人不會坦承沒有能力開小兒手術,依你之言是顧及大家。
看在我的眼裏,只覺得一片價值錯亂。不知什麼時候,這些人才會想到病患,就算是商業交易,也講一分錢一分貨,童叟無欺。
Originally posted by mfhsieh at 2005-1-23 20:47:
找護理長調查是否有照護能力,依你之言是荒謬極了。
找該院醫師調查是否有開刀能力,依你之言是攸關面子及官運問題,怎能說實話。
當事人不會坦承沒有能力開小兒手術,依你之言是顧及大家。
看在我的眼裏,只覺得一片價值錯亂。不知什麼時候,這些人才會想到病患,就算是商業交易,也講一分錢一分貨,童叟無欺。
歡迎光臨 PALMisLIFE 討論區 (http://f.pil.tw/)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