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isLIFE 討論區

搜索
鹹魚爸魅力四射舞蹈教室
查看: 23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蘋果禁衛軍-從ipad mini、第四代iPad、超薄iMac…等看蘋果未...

[複製鏈接]

182

主題

11

好友

1038

積分

該用戶從未簽到

文章
17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0-26 11: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AKS熬夜看完了本次的Apple發表的「A lot of More」(笑)的發表會之後,有些想法想跟各位分享。

首先先從發表會所發表的內容開始講起.以下只列出我認為較為重要的發表內容。
推出了iPad mini
推出了13吋MacBook Pro retina
更新了New iPad
更新了iBooks 以及 iBooks Author
更新了超薄形態的iMac
升級了Mac mini系列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iPad mini吧!

認真說來,這次的iPad mini不應該叫做iPad mini,無論在體型上面以及工業設計上頭都應該要叫做iPod Touch "Large"才是(笑),iPad mini與今年度推出來的iPod Touch比較像是同一個體系出來的。雖然網路上面早就已經將iPad mini的全部細節給大致上都爆出來了,實際上看到的簡報時仍是令人驚艷。iPad mini擁有著7.9吋的迷你尺寸,維持與iPad 2同樣的1024X768的解析度,非常輕便的體積,還有非常輕盈的體重。很多人會覺得遺憾的就是iPad的解析度還是維持1,024X768的解析度,這樣的PPI大約在與早期報紙是相同的解析度罷了。可是仔細想想這可能是蘋果的市場區隔政策,因為多虧了解析度的「弱化」,同時卻也強化了「輕量化」及「超薄」這兩個優勢,這種優勢就目前的iPad mini變成主流市場機種中最輕巧同時也是最纖細的7吋平板電腦了。

這樣的優勢就可以「可攜性」遠遠比New iPad來的強大許多,加上不可思議幾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的薄型電池,不僅僅待機可以很長外,使用時間也可以很久,對於偶爾想要看看書的朋友,或是想要使用簡單的編輯作業,iPad mini都會較New iPad方便手持編輯,跟iPhone 4/5來說,可視面積也變大的情況下,編輯的也會輕鬆許多。很多朋友在使用iPad的情況竟然不是在行進間,也不是在辦公室當中,卻是在家中,甚至變成放在廁所看雜誌上網回FB用的「馬桶機」,原因或許就是因為iPad的重量的關係。真的要出門攜帶著iPad雖然也挺好用的,但是有時候若要真的Hard Work的硬工作時還是使用MacBook Air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所以硬要兩台帶出門的重量實在太不舒服了,帶著帶著就會開始疲憊了,最後就會變成將iPad放在家裡面,出門還是帶著MacBook Air以及iPhone來比較輕鬆。

提到iPad mini也就不能不提到這次的削減邊框了。與其他與iPad逐鹿中原的平板電腦來說,當初9.7吋iPad的厚邊框是為了要方便手掌的把握,所以邊框用的厚度是特別的寬,以至到現在其他廠商推出的平板電腦也都保持左右的厚度與iPad同仿的寬度,也因此形成了iPad Like寬邊框的平板電腦的濫觴。現在反而iPad mini又將邊框縮小,又讓其他的iPad Like平板電腦界震撼了,原來當初iPad的邊框與重量的關係竟然是如此的連動性強烈。現在約300克的重量,超輕薄的體積,單手手持(握)的難度雖然沒有iPhone5來的就手,卻再也不需要像拿iPad一樣的兩手「托」著來閱讀了。用New iPad來看書,尤其只想要看純文字小說,iPad真的實在是太辛苦了。

這個將解析度「自宮」以求策略成功,在外人看起來或許是一步險棋,蘋果卻又開啓了另外一個眾相追逐的戰場了。

這樣的優勢犧牲掉的就是如同New iPad犧牲重量換取優異的螢幕顯示。故iPad mini就是看類似「文庫本」的感受會好很多,如果想要看數位雜誌,尤其是「照本宣科」從實體雜誌一五一十轉欓過來的PDF雜誌來說,又得要陷入不斷的「放大縮小」的狀況了,現在的New iPad看PDF檔案基本上是不需要放大縮小就可以很輕鬆的辨識PDF檔案的文字,而iPad 2以及iPad mini一定得要放大縮小才可以方便的閱讀文字。

iPad mini不適合看PDF雜誌。iPad mini比較適合看iBooks中的文庫本(也就是純文字書籍)。而iBooks 3的更新為的就是要好好的讓iPad mini使用者看「小說」。而不是要好好的看雜誌。看雜誌還是New iPad強太多太多了。還有MultiTouch的APP,不用懷疑目前還是以New iPad為領頭羊,現在要將iPad mini攻進去教育市場可能是天方夜譚,光是小螢幕看字都會有難度了,更不用說教學用的課本更將會令iPad mini使用者受不了之外,更有可能招致訟累。說不動在過不久之後就有家長集體控告Apple,理由可能就是iPad mini的教科書讓他們心肝寶貝患了近視了也說不定。

提到iPad mini的特色就不得不也提到iPhone 5,iPhone 5的設計概念也是同樣的道理。iPhone 5真不愧是旗艦機種,所以所有最高端的設備以及界面都要放在裡頭,唯一可惜卻也是不得不做的犧牲就是面板尺寸。iPhone 5為了顧及可攜帶性以及單手方便把持,所以寬度已經到了盡頭了,再寬下去就無法輕鬆的掌握,就會發生如同Samsung S3以及Note 2等大型或是巨型手機必須使用雙手才能夠便利工作的情況,更不用說動不動就掉落或是手機從手掌中「飛出去」的窘境。而iPhone 5雖然有視網膜螢幕的優勢,然而解析度再高,罩門仍然是螢幕尺寸。

所以使用iPad mini就是彌補iPhone 5的螢幕極限以及iPad的體積。

當然,以上這樣的種種策略方向同樣會引起其他平板電腦的仿效,可以想像不久之後Android就會在新產品上頭開始削減邊框了。當然重量以及厚度得要跟著減重,不然會非常容易誤觸螢幕,畫面將會因為誤觸而不自覺的跳來跳去。而加上Android的虛擬Home鍵、返回鍵以及功能鍵常常在畫面的右下角,如果不想個辦法,縮小邊框就會不斷的誤觸,這一點也提出來供Android陣營參考。當然,不消幾年,等到Retina螢幕的厚度、重量以及耗電量的問題解決之後,當然又會重新進入PPI的決戰了。現在蘋果輕輕鬆鬆又將戰場轉個彎,相信Andrloid陣營也會跟著移動戰場了。當然壓力最大的相信是Amazon了,因為iPad mini的進逼,或許要搶的不僅僅是7吋平板電腦的市場,更是Amazon長期制霸的電子書市場。

因為Amazon控制著電子書的市場就好像是Apple長期控制著平板電腦的市場。
他們都是在自己的方面是一方的霸主。而蘋果目標就是電子書,一開始攻不進去電子書,或許用iPad mini先攻進去並成為喜愛閱讀者最常使用的手邊閱讀器或許是一個方式。

喔!我忘了說,畫面維持7.9吋或許也跟手勢控制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7吋或是更小,手勢的方式就會變得跟iPhone一樣而非iPad的手勢控制了。因為我發現我使用MacBook Air的觸控板永遠沒有像使用iPad一樣的手勢控制來的順暢。或許這也是7.9吋的關鍵之一吧?。
還有一點就是1024 X 768的解析度也讓APP開發人員不會因此多一個解析度而崩潰了….(笑)


第二提到的就是視網膜螢幕的MacBook Pro 13吋。
老實說,視網膜MacBook Pro 15吋並沒有讓我特別驚艷(除了看攝影師朋友的攝影照片之外),相信13吋的視網膜MacBook Pro應該也將會給我同樣的感受。
我在先前的文章「蘋果禁衛軍-2012 New MacBook Pro(Air)採購建議及往後戰略分析」提到,視網膜螢幕的重要性是在為了開發New iPad的內容所設置的。
而15吋的可攜性相較於13吋的MacBook Pro來說,雖然有個獨立顯示卡也多了許多的功能。但是並非所有的使用者都需要這麼強大的電腦。
尤其現在有是以數十萬計的從APP開發商其實不一定是專業軟體的攝影師或是設計師,他們其實只需要一台剛剛好可以開發New iPad APP的機器,可以輕巧的編輯APP。
當然我並非是說視網膜螢幕只是針對APP開發商來設計的,我是說這樣細緻的螢幕卻不搭載獨立顯卡,或許可泛用性如使用高階的3D繪圖或是非常細膩的Photoshop來說,在實用性上面會相對壓縮,連搭載獨立顯卡的15吋的Retina MacBook Pro在某些使用場合跑專業軟體都會跑的有點喘了,更不用說是只有搭配分享顯卡的幾種,在專業領域或許會有一大部份的限制性在,尤其是目前的顯示卡廠商,無論是獨立顯卡或是分享顯卡的廠商,都尚未推出可以完整支援視網膜螢幕的MacBook Pro,當然似乎現在仍有些專業軟體亦無法完全的符合Retina的要求,或許現在還是正處於過渡期吧?

所以我認為,如果要購買非常專業軟體,尤其是非常專業的攝影師、設計師及繪圖師等級的使用者,建議最好要意識到若要「完整」的使用視網膜螢幕,不要怕15吋的MacBook Pro重,因為這樣的幾種才能夠將視網膜螢幕的特質展現出來。但是換個角度來說,若您只是希望畫面可以細緻並清爽的使用,13吋也不會令你失望。

不過至此,原本越來越相近的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暫時是確定以經透過視網膜螢幕分家了,至於何時MacBook Air會變成視網膜螢幕呢?就得要等如同iPad mini在期待有超薄超省電的視網膜螢幕的時間點了。
所以我更好奇的是,既然有iPad mini,那無止盡追求極致體積的MacBook Air應該會在下次更新中結合iPad mini電池技術推出接近1公斤甚至更輕的幾種吧?這樣的MacBook Air以及MacBook Pro分家後,或許不需要視網膜螢幕的使用者來說,「體積」及「重量」是更重要的東西。

所以開個玩笑話,MacBook Pro以後應該叫做MacBook Designer;MacBook Air可以叫做MacBook Sales嗎?
第三我們提到New iPad,其實過了半年的New iPad也不再New了,都快要叫做Old iPad了,於是第四代的索性改了名字了,變成iPad with Retina Display或是iPad 4generation了。
當初會叫New iPad是為了要將iPad 2給取代掉卻有不想要叫做iPad 3所命名的,原本就很怪,現在半年之後又多一台叫做New New iPad實在有點過分,那明年豈不又多一台叫做New New New iPad呢?
當然會回復到正常的命名,如同MacBook / MacBook Pro / MacBook Air一般,以後面的來定位某個使用族群比較來的清爽乾淨。
會將New iPad更新其實也是不得已的,實在是iPhone 5先改就算了,小老弟iPad mini也更著推出新的Lightning界面,自己卡在中間也實在窩囊,明明就是旗艦幾種卻落得在某些場合比小老弟遜色的田地,恐怕有點難接受。(如果真的說「高階苦主」,其實我認為最難受的應該會是Mac Pro吧?算了….不要再往Mac Pro用戶傷口上撒鹽了。)
我也是New iPad的用戶之一,可以接受,但是看著尚新的New iPad搖身一變為Old iPad,著實眼淚不自覺的流下來了。

第四更新了iBooks,當然令我們最興奮的就是中文的支援,但是並不代表iBooks就可以登門踏戶的進入中國以及台灣市場,目前Apple似乎尚未準備好可以大肆侵略咱們華人地區,又或許還在與Amazon時間賽跑。
iBooks的連續捲軸功能的確是為了使用iPad mini的使用者所推出的功能,並且很明顯是支援直立式單手閱讀的用法也是為了iPad mini所新增的功能。因為如果您用過單手New iPad看直式文章的時候,單手握著的感覺,不消30秒,手就會感到酸酸的而不消三分鐘一定會換手閱讀。更不用說一定得要用雙手托住的橫式閱讀了。
我找了很久有關於iPad mini以及iBooks Author的照片,我發現非常的少,我心裡面滴沽著應該不會是iPad mini不支援吧?不過幸好在蘋果的官方網站中看到難得的幾張是關於iPad mini畫面中顯示著Multi-Touch的照片,心中雖然鬆了一口氣,但是也對將來如何好好的編排文字也捏了一把冷汗。


不過我雖然有點煩人,我還是得要提醒一下,「可以用」並不代表「好用」,Multi-Touch的eBook我認為還是在視網膜的iPad下才能夠產生最大的閱讀經驗,更不用說PDF檔案了。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功能,有時候我們會在書籍裡面看到「佳句」時,難免都想要透過FB/推特分享,這次的更新總算也加進去了。


第五是iBooks Author的更新,iBooks Author是我最近非常常用的軟體,因為我花了不少時間學習使用它之外,也在美國等50個國家上架了四本書籍,iBooks Author這次的更新讓我們更方便的閱覽。尤其是原本虛弱又雞肋的「直式閱讀」,現在也更新了許多版型,讓美感度瞬間加分不少,其他的新增的2個Widget,個人認為只是在於補強以往的與Adobe InDesign之間的差距,不過只要想到一個是要付費一個卻是免費的,怎麼想都覺得實在是我們受惠。儘管Apple也需要更多的作者開發出有別於Amazon的書籍以及內容才足以推翻Amazon的電子書帝國。



為什麼我要將iMac以及Mac mini更新放在最後面呢?Mac mini就不用說了,因為沒有什麼令人驚艷的進步,倒是iMac的部分我們要好好提一下。
事實上iMac的真正重要的進步就是在於那一塊美到不行的螢幕。如果扣除掉放置iMac的主機板的位置,那個螢幕真的做得非常非常的薄。其實各位可以想像一下是一個很薄的螢幕背上背了一台Mac mini的感覺。
在發表會介紹中、影片裡面還有網頁中,都刻意將正左右方給避開,硬是要拍出來斜下方由上仰望的角度無非是正左右方向看這台iMac的美感就不會有這麼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感動了。
不過以工藝技術來說,蘋果已經做的很棒了,實在值得鼓勵。

而這次為什麼不推出視網膜螢幕的iMac呢?除了上述我所提到的「APP需求」(以27吋為主)早就已經滿足之外,另外要將超薄工藝製作成這樣,工藝極限也或許也是本次iMac不採用Retina的考量之一。
所以說如果要編輯iPad的APP,那可不要買21.5吋而是選擇27吋iMac了。

其實我更想要購買的其實不是iMac而是將來以這個超薄技術所推出來的Cinema Display,可以想像一下將駝背的Mac mini砍掉的薄度才是極致的美,現在的 iMac的背部背著一個Mac mini反而顯現出「駝背」的嚴重,如果Cinema Display可以讓駝背的情況改善的話,相信會美不勝收。

===================================================================
採購建議:
喜歡閱讀文字,尤其是購買自iBookstore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iPad mini。但是如果喜歡閱讀圖文並茂的PDF或是想要舒服的閱讀iBooks Author所製作的Multi-Touch格式的電子書檔案的話,或許iPad mini的解析度會令你失望,尤其是與New iPad以後的正規9.7吋iPad來比較的話。使用iPad mini來閱讀PDF檔案的快感或許會有所差異及落差,不要因為輕巧就購買,如果你是喜歡閱讀文字書籍的群眾,不妨考慮購入;而你是喜歡看數位雜誌或是PDF雜誌的使用者,用這台個人認為會有些吃力….。

13吋的MacBook Pro頗適合長時間攜帶出外景的攝影師,而非是會用到非常高階非常消耗顯示卡機能的專業軟體的設計師或是3D繪圖師。雖然可以降低解析度來製作,不過這樣就失去購買視網膜螢幕MacBook Pro的意義了。
不過無論是13吋或是15吋的MacBook Pro都是非常合適想要開發iPad上面的APP開發商,請放心購買下去吧。

這次的MacBook Air雖尚未有更新,不過若追求攜帶的極致,可以考慮購入。不過我會建議等明年的MacBook Air更新,應該會更輕巧的設計。

iPad With Retina是New iPad的更新版,也只是因為iPad mini的推出不得不做的提升,其實目前的New iPad執行效率已經非常的好了。除非您非常常使用龐大的軟體及硬體資源,或是想要追求傳輸快感的使用者,不然不需要換掉現有的New iPad;不過如果是想要一次購入iPhone 5的使用者,為了「Lightning」界面,一併換掉也是可以的。而我自己本身暫時是不會換掉New iPad的,其實New iPad截至目前而言,與iPad with retina Display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純粹是Apple為了一次整合iPad家族。至於iPad 2,解析度雖然跟iPad mini一樣,但是7.9吋的1024 X 768錯覺看起來會比iPad2漂亮,雖然是同樣的解析度,建議就購買iPad mini,因為可以攜帶性會提升不少,若是真的想要看圖文並茂的雜誌…等,請購買New iPad / iPad 4 generation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喔,除非你有用iPad自拍或是FaceTime的習慣,不然前面的鏡頭應該不會是你想要從New iPad轉到iPad 4 generation的關鍵理由。

iMac的話,個人認為最值得購買的是27吋的iMac,如果要開發APP的話,更是需要一台螢幕可以跟的上iPad的幾種,而21.5吋的螢幕應該不該是您考量的幾種之一,「預覽」對於開發者來說比什麼都還要來的重要。

至於Mac mini,實在是升級幅度沒有什麼值得驚艷的地方,不過入門幾種做的其實已經頗有誠意,或許我個人會考慮購買未來推出的超薄Cinema Display搭配著Mac mini來用也說不定呢。


============================================================================
(活動通知:數位出版人的腦內風暴)

隨著10月底Apple的iPad mini的推出、iBooks 3以及iBooks Author的集體更新,將會造成市場上多大的震撼呢?

iPad切入7吋單手手持閱讀器領域,對於Amazon的Kindle fire、Google Nexus 7還有三星的數位佈局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台灣數位出版界擅長數位出版的  董福興、由傳統產業深入數位出版領域的義美聯電  葉俊宏,還有在iBookstore推出數本電子書籍的蘋果禁衛軍AKS,來用不同角度的觀點切入數位出版領域的未來以及遠景。

講座內容:
1.數位出版元年之後 - 屬於台灣的數位閱讀何時到來? -- 汪達數位出版 董福興
2.鳳梨酥與電子書 - 從傳統產業切入數位出版產業的心路歷程 -- 義美聯電 葉俊宏
3.iBooks Author電子書行銷 -- 蘋果禁衛軍 AKS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頂0 踩0
===========
蘋果禁衛軍
http://apple-guard.blogspot.co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免費註冊

與站長聯繫| PALMisLIFE 掌上生活      下載:更快、更棒、更好玩

GMT+8, 2024-12-23 16:02 , Processed in 0.02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style by eisdl

回頂部